乳山网带您全景了解乳山!
乳山民俗(八)文体游艺
正文
  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人文乳山 > 民俗 >
  2017-11-22   来源:乳山网(bet365-777)   作者:于瑄

乳山东邻文登、西连海阳、北接牟平,是胶东腹地,也是文化的交融之地。胶东各种民间艺术形式,在乳山几乎都能找到印迹。夏村旧时是著名的胶东四大村之一,更是有名的货物集散地,商贸活动对繁荣民间文体娱乐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。

第一节 秧歌

1950年代之前,乳山秧歌风格的分界线很明显,这在全国县域里是极其罕见的。乳山河以西,以大型综合式逗会秧歌为主;乳山河以东,以戏曲性的秧歌剧及其他的小秧歌表演形式为主。1990年代,整理传统娱乐民俗时,将逗会更名为大秧歌;把踩高跷、耍黑驴、猪八戒背媳妇、划旱船等单人舞或多人舞,可从逗会中分离出来进行独立演出的,命名为小秧歌;以演唱为主的秧歌定名为秧歌剧。大秧歌、小秧歌、秧歌剧,这样的划分,分类科学、表述清楚、便于区别、容易记忆,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。

◎大秧歌

乳山西南部原属海阳县,乳山大秧歌与海阳大秧歌在很长的时间内基本套路相同。1988版《海阳县志》载:"明洪熙元年(1425年),乐舞生闻韶在大嵩卫城里扮演秧歌,为海阳大秧歌之始。"乳山民间所传,大秧歌起始时间比海阳这个记载要早上千年。有的说起源于祭日祈祥,有的说起源于靖海祈福,乳山河两岸的人则说是起源于镇河锁洪、禳免水灾。说法都对,地域不同,所赋予的意义自然有所不同。可惜的是,这些说法均未能查找到相关的文字记载。大秧歌初时取名逗会,逗会在后来的演变过程中,加进了武术套路及其他小秧歌元素,使之演出场面更加宏大,为后来更名为大秧歌奠定了基础。大秧歌何以冠大?因它是众多秧歌演出单元的有机衔接与巧妙组合。

1981年底,县文化馆人员到大连考察民间文化娱乐项目,看到金县(现金州)盛行舞龙,布龙扎得相当好,既耐用又漂亮,决定老师来乳山传授。翌年初,金县文化馆派扎龙高手前来,县吕剧团的技工跟着学习。打那以后,布龙取代了纸龙,境内的舞龙活动更加精彩,这为后来舞龙正式入列乳山大秧歌,打下了好的基础。

1984年,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到乳山寨、育黎等乡镇整理逗会,他们在后李家村住了很长时间,用文字、绘图、记谱等方法,对逗会的表演程式、演员动作、锣鼓乐谱等进行了全面记录。当时记录的情况是,逗会队伍中,大夫4人,货郎4人,挑灯4人,花鼓8人,彩扇16人,耍花16人,腰鼓12人,耍彩12人,圈内(单人舞、双人舞等)6人,这是各演出单元的最少人数,各组在演出时均可增加演员。小村庄很难办成逗会,因为一支演出项目较全的逗会队伍需要近200人。1990年以后,逗会开始改称大秧歌,舞龙也在此时加进了大秧歌队列。

大秧歌的阵式:

乳山逢年过节有闹秧歌的习俗,尤其是春节期间,大秧歌更是必不可少的。大秧歌闹起来的时候,遥看恢弘豪放,近看节律紧凑,像行走的乐队,像高歌的方阵,像气派的大戏,把节日的喜庆气氛、庆典的祥和氛围一下子就提了起来。乳山大秧歌最大的特点是单元节目多、演员阵容大,一场大秧歌,可欣赏到花鼓、彩扇等艺术方队的表演,还可欣赏到踩着高跷演唱、锢漏匠和王大娘、货郎和翠花、划旱船、舞狮、耍黑驴等单人舞和双人舞的表演,1990年代后,还可能欣赏到舞龙表演。大秧歌是由诸多小秧歌组合而成的,换而言之,大秧歌可以拆分演出,如单独地表演舞龙、单独地表演花鼓、单独地表演骑黑驴等,这些单元节目一旦单独演出,即称之为小秧歌。现简述大秧歌队伍应该具备的三大部分:

一是前面的执事(主持)部分。主持人(领舞者)穿着大戏袍,戴着长胡须,左手擎着平顶伞,右手拿着马尾拂子(俗称蝇甩子),用拂子的不同变化来指挥队伍。主持人从前叫药大夫(或简称大夫),因他打的那伞,伞沿垂悬着一些彩色布条,布条上写着各种中医药名,是祛病祈安的意思。他负责点报节目、活跃气氛、指挥演员行进或起舞。他往往要现场即兴编唱词,唱些吉祥如意、祝福发财的话,表示对所到地的祝贺。他要庄谐适宜、稳健得体、扮相威严,其自身的舞蹈动作也得出色。好的主持人多会些武术套路,用到他的舞蹈动作中去。主持人后面有挑着元宝篮的两对送财童子、货郎、香盘、乐队(大鼓、大锣、大钹、小钹、堂锣等)、彩旗、龙、狮等。像古代官宦上街一样,有鸣锣的,有打旗的,造势开道。所不同的是,官宦是为了让人避开,秧歌是为了让人聚来。

随后是2~8人的舞鞭组,舞动鞭子或者彩竹。鞭舞又叫霸王鞭,相传楚霸王每打一次胜仗,都要在马上挥舞马鞭子表示欢庆,士兵们也折下树枝当鞭子舞动,那振奋激昂、高亢雄壮的场面,吸引了老百姓,百姓纷纷效仿,逐步形成了这种鞭舞。顾名思义,鞭舞就是舞动马鞭子,并按套路变化着队形。19世纪末,多数村以彩色竹竿代替鞭子,竹竿里面装着几枚铜钱,挥舞时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。20世纪末,鞭舞与彩竹在乳山消失。改为舞动马尾拂子,根据主持人的指令摆动,实际是传达主持人旨意的副主持。

1990年代的乳山大秧歌,紧随其后的是舞龙队(多为两条龙),舞一阵子,龙嘴里就要喷出一团火焰,以调动现场的气氛。龙头很大,龙角、龙须、龙舌、龙牙等均齐备;龙身9节(加头尾共11节),每节0.8~0.9米。各节中都安装蜡烛,烛座为吊式的,起舞时能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,保持蜡头朝上。1970年代后改用直流电灯泡,2010年代之后省略发光装置,因晚上演出的情况很少了。龙身的节与节之间,有1.5~2.0米的绳索相连;整个龙长28~30米,龙尾修长,很有韵律。所有部位,都是用杆子擎着舞动的。前面有一位擎珠人,用龙珠引领龙的走向。一条龙舞蹈起来,至少要近30人密切配合,因舞龙体力消耗大,备有替换人员。龙头穿龙尾时,龙嘴要喷火,喷火是擎珠人和擎龙头的人密切配合完成的。乳山大秧歌讲究龙行先,即龙腾跃在整个大秧歌队伍的前面。先是龙头直行,再掉转龙头,龙头穿越龙尾;接着,龙头高起,龙身环绕,方队演员躬身聚于龙下,形成"龙盘"的观景,极为壮观与震撼;然后,进行龙头咬龙尾,沿"8"字形的路线边走边舞,寓意人寿年丰,恭喜发财等;另外,还有头尾穿绕、龙翻身等招式,把龙舞得栩栩如生,把祝福表达得淋漓尽致。两条火龙同时起舞,就足够让人震撼的了,如果是群龙汇聚,可以想象得到是何等大气。从前是纸扎的龙,即用竹条一节一节地扎龙身,再用纸糊起来,节与节之间留空,以保证舞动起来灵活。1980年代起改纸龙为布龙,节与节之间有龙衣链接,华丽美观。舞火龙是乳山大秧歌的最大特色,其技艺含金量很高,喷火的材料、手法是秘方,仅城区街道夏西村为数不多的几人会使用。群众对龙的期盼事很多,盼龙保佑风调雨顺,盼龙前来驱瘟辟邪,盼龙能够防火免灾。喷火之龙的神力则更大,能调节旱涝墒情,护佑人寿年收。

二是中间的方阵部分。紧随舞龙队之后的是8人以上的花鼓组,以舞动和敲打花鼓为主。花鼓组由青壮年男子组成,是大秧歌中最具活力和感染力的部分。他们武生扮相,讲究阳刚之势、健美之态。表演时,双臂挥舞,同时用右手拿鼓槌,按节拍击打腰间的花鼓,并按规定动作左右穿插,前后跳跃,真是龙腾虎跃,气吞山河。紧随花鼓组之后的是8人以上的女子彩扇组,舞者手持彩扇,翩翩起舞,动作流畅、姿势优美。如耍彩(舞彩绸)等方队,也位列其中。各组人数均可以增加,三五十人、百八十人都行,夏西村的大秧歌,仅彩扇一组就曾上场100多人,真是热闹非凡。各组合的舞步主要是走三步、踏一步,并且相邻的两纵队中相邻的两个舞伴,要不停地交叉换位,叫三步一隔。各方队完成规定的集体动作之后,各方队之间开始互相斗趣,叫逗做表演。从前主要是凤鼓斗,舞龙入列大秧歌之后,又增加了龙鼓斗、龙凤斗、凤鼓斗龙等。队形变化上有梅花盘、大团圆等整体造型表演。

三是后面的自由舞部分。根据各村人才不同,酌情增减表演单项。常见的搭档有:锢漏匠和王大娘、老姜背老婆、丑婆和傻小子、相公和闺秀、货郎和翠花、渔夫和樵夫、牧童和村姑、猪八戒背媳妇、划旱船、小放牛、扑蝴蝶、耍黑驴、耍猴子、提龙灯等,还有舞狮、唐僧师徒取经、济公等单人或多人舞蹈,内容多是插科打诨、打情骂俏,力求诙谐有趣。20世纪末,两人挑担,三人耍毛驴,两人划旱船,两人扮大头娃娃,两人当货郎、两只狮子,是多数秧歌队必有的。方队舞蹈庄严有余而诙谐不足,自由舞诙谐有余而庄严不足,前后这样一调剂,庄中有谐,谐中有庄,互为补充,相辅相成,取得雅俗共赏的效果。从前,这些双人舞有固定的人物名称和表演套路,但唱词却在不断地变化着;后来,这些双人舞没有唱词了,纯粹地在做舞蹈表演。自由舞部分的这些节目,均可单独演出,民间叫扮耍。

大秧歌的程式:

大秧歌的表演程式,分串街、入村、耍大场、跑阵势、演场、收场六个环节。

一是串街。锣鼓开道,从前是青壮年抬着大鼓(现为车载锣鼓),乐手随行敲打,演员双行纵队,边走边舞。

二是入村。到村或企业演出,提前约定时间,对方要在村头路口迎接。秧歌队到了村头,鸣三眼枪3声(现为敲打锣鼓或鸣放鞭炮),村长率众前来迎接,行礼欢迎。秧歌队的主持人急忙还礼:横甩马尾拂子,单腿跪地,拱手作揖,三进三退,行礼3次。礼毕后,引队进村。

三是耍大场。进入村中宽敞地带,旗鼓居中,演员以慢走阵舞圆场,叫小龙摆尾式,由主持人指挥演出,以8字穿花、花鼓进、对凤舞等套路舞圆场,并指令单人舞、双人舞等进场表演。最热闹的时刻是,主持人指挥着花鼓、彩扇、自由舞等组合向广场中心边舞边聚,龙盘在外,把舞蹈队围拢起来,形成众星捧月之势,表示喜庆。接着,再按龙蜕皮的套路,龙头咬尾摆成8字形边舞边走,十分壮观。

四是跑阵势。演员们以快走阵的套路欢快起舞,有单队穿插、双队穿插、龙盘尾、四门斗、扣心斗、黄牛瘪、六门斗、八卦斗、宝葫芦、卷爆仗、剪子股、勾心斗、大推磨、双8字、四瓣花、二龙吐须、三龙绞桩、彩云遮月、遍地开花、牡丹开花、竹篮开花、竹篮挎花、葫芦带结子等套路,队形多变,场面热闹,使人眼花缭乱。

五是演场。主持人致贺年词或庆典词,点报节目,各单元节目,应点出场表演;暂时未点的演员,绕场踏拍轮舞,或原地小憩。比如,花鼓队应点进入主场表演时,龙队、彩扇队、双人舞等组合要停止起舞,免得喧宾夺主。

六是收场。主持人致答谢词,率队行礼。从前多采用龙凤斗套路,龙对整个队,三进三退,全体参演人员向观众行三拜九叩大礼。后来,有的大秧歌队把三拜九叩改为行鞠躬礼。

大秧歌各队的出场顺序,根据庆贺对象、演出场地的不同,可视情况而定,较灵活机动。如参加秧歌汇演,队伍最前面的是汽车开道,车缓慢行进,车斗里架起大鼓,锣鼓手站在大鼓周围,根据不同场景,打击不同的锣鼓点。主持人站在车斗上或紧跟车后进行指挥。有些村是舞龙和耍狮先开场,舞一阵子之后,主持人再率其他演员依次入场。

乳山大秧歌演变最快的时段是1990年代,舞龙入列大秧歌,龙与其他方队如何配合,经过了十多年的摸索,至21世纪初,趋于定型。当下的大秧歌,各方队入场要单独亮相表演,然后是各队之间的逗做表演。

凤鼓逗:凤是指妇女彩扇队,鼓是指男青年花鼓队,两支队伍迎头逗做,力争欢快热闹。

龙鼓逗:舞龙队与花鼓队迎头逗做(斗通逗、做通作,亦写斗作)。

龙凤逗:舞龙队与彩扇队迎头逗做。

凤鼓逗龙:花鼓队、彩扇队合作斗舞龙队。

各队逗做结束,其他表演紧接其后。

梅花盘表演:花鼓队和彩扇队边转边耍,转来转去,形成凤鼓相兼的两组,各组都是花鼓在外、彩扇在里,彩扇高举,整个阵容像是两朵盛开的鲜花。此时,两条龙上场,一条龙围一朵花。龙围着花转一阵子后,凤鼓队员从龙尾处退场。

大团圆表演:所有参加演出的人员都上场表演,一会儿"各演各的",一会儿穿插更换场地位置,令人眼花缭乱、目不暇接。

大秧歌的伴奏,现主要是打击乐。乐谱常用《快走阵》(舞姿节律急骤时用)和《慢走阵》(舞姿节律平缓时用)两种,配合着各种阵式上的变化。自由舞蹈部分,则根据不同的剧情,选择相适合的锣鼓乐谱。

秧歌队本身也有一些约定俗成的习俗,如秧歌队过庙宇、进城门等,都要礼拜而后行。两支秧歌队相遇,由双方的主持人为代表互相行大礼,或三进三退、或三拜九叩,礼毕让路而行,礼数要周到,免得伤和气。这项独特的文娱活动,参与演出的人多,群众爱看的人多,表达人们的内心期盼,展现祈福情怀,凝聚人心,增进友谊,是朵综合价值很高的艺术奇葩。

◎小秧歌

民间有“周朝秧歌唐朝戏”的说法,但从上古神话等典籍中看,秧歌起源显然早于周朝;起源事因上,源于劳动这是无可争议的。古人用字相当较真,秧歌就是与插秧等农事有关,后来融入了抗洪、战争诸多元素。明清以来,高跷、地蹦、舞龙、舞狮、旱船、花车、赶脚、打杈、花棍、龙灯、荷花灯、跑黑驴、小放牛、伞鼓舞、虎牛斗、独竿桥、撮擂子、花鞭鼓、摇葫芦、渔夫与樵夫、唐僧师徒取经、猪八戒背媳妇、大头和尚嬉柳翠等秧歌艺术形式,都在乳山出现过,一村一品耍小场、单项独立地演出。

秧歌流派分类上,林林总总,很难用统一的标准界定。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。代代秧歌艺人,兼容并蓄、逐步丰满,完善了地域风格。比如,大秧歌集体闹场(走阵势),整个阵形有二龙吐须、龙摆尾、剪子股、卷菜心、盘玉柱、八卦阵、竹兰开花、勾心斗、九旗阵、跳龙门、四连环等,演员舞姿如踏步、扑步、颤步、纵跳步、走场、跑场、踉跄、吸腿、翻跟头、叠罗汉、鹞子打腿、水底捞月等,手势表达如甩、捅、点、抖、杨柳、单臂花、交替花、蝴蝶花等,小秧歌也在借鉴使用。常见的小秧歌:

锢漏匠和王大娘 故事原框架是说玉帝有个女儿,名字叫旱魃,她私自下凡,附体王大娘。锢漏匠是南天门土地老爷的化身,他受玉帝指派到凡间捉拿旱魃。秧歌表现二人相遇后机智周旋和戏逗打闹的情节。

丑婆子和傻小子 纯粹是为了滑稽风趣而耍活宝。表演者要根据现场气氛装疯卖傻、忸怩装嗔、取悦观众,以能让人发笑为主要目的。

货郎和翠花 是说乡间货郎到村送货,村里姑娘翠花来选货,二人既谈货论价、为己着想,又互相爱慕、彼此关怀,表现了十足的人情味和生活趣味。

1998版《乳山市志》第727页载:“花棍舞,亦称打花棍,40年代传入境内。表演者双手各执约1米长绘有花纹的木棍,棍两端绑有铃铛或铜钱,随表演者起舞发出有节奏的声响。该舞蹈多由青年或儿童集体表演。60年代后,花棍舞蹈演出者渐少,濒临失传。跑旱船:民间一种双人舞蹈表现形式。用竹木制成船身支架,上饰花彩,下部周围用白幔掩住,由一女青年将船缚绑腰间,成坐船状,船旁由男者扮作撑船人,随锣鼓伴奏浆摆船动。旱船时而似随水飘行,时而似破浪前进,表演者配合默契,幽默生趣。在表演的同时,也进行小段演唱和对白,来宣传一定内容和有意义的故事小段。耍黑驴:民间一种三人舞蹈表现形式。一女演员扮作农家媳妇,把布扎的黑驴缚于腰间,作骑驴状,一男演员扮成女婿作牵驴状,另一男演员手持铁锨、粪篓,在锣鼓的伴奏下,跑前窜后,做拾粪状。表演者在表演的同时也演唱自编内容的唱段。表演风趣,生动活泼,逗人欢乐。此外,境内还有耍龙灯、舞狮子等传统舞蹈形式,多在春节、正月十五晚上或一些大型集会上表演。”

还有耍龙灯、唐僧师徒取经、猪八戒背媳妇等,见字晓义。小秧歌可以独立演出,也可充当大秧歌后面的自由舞部分。

◎秧歌剧

多数人认为,秧歌剧起于明、盛于清,乃中国戏曲兴盛期的产物。人们喜欢戏曲,也喜欢秧歌,有人就将这两种艺术嫁接起来了。搭台唱戏,一是受场地等物质条件限制,二是演员与观众距离相对远。平地演出,则没有这些问题。只是围观时,外围的观众看不到。但有办法,演员踏着高跷就可出人头地而众望所归了。也有人认为,秧歌剧应该早于杂剧,杂剧是学习秧歌剧而产生的。

秧歌剧有叙事剧本、有专门道具、有唱腔曲牌、有演员行当。演员行当也称为角色。秧歌剧中的小嫚,对应戏剧中的花旦,翠花对应老旦,棒槌对应小生,鼓子对应老生和丑角。秧歌剧以演唱和道白为主,所以说是戏曲的成分多,讲故事的功能好;传统意义上的秧歌,套路多围绕闹、扭、耍来设计,以肢体语言为主,舞蹈的成分多,活跃气氛的功能好。

秧歌剧是戏从戏台上跑到戏台下的,但这种广场歌舞剧,有时候又跑回到戏台上。最典型的是延安时期,《兄妹开荒》《夫妻识字》《采棉花》《二媳妇纺线》《一朵红花》等一批新型秧歌剧,也在舞台上演出。秧歌剧寓教于乐,曾为移风易俗、传播红色文化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
乳山秧歌剧是随着明朝大量移民而入境的,之后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。群众喜闻乐见、广泛参与,代代相沿、不断丰富,最终形成“方言土语唱戏文”的地域化风格。那时的农村人,能闹的当丑角,文静的当“俊”角,没有演过秧歌剧的人很少,反正是自娱自乐嘛!很多中青年人每到正月,几乎天天在外巡演,出了正月,两条裤腿角就被高跷磨破了。1960年代之前,秧歌剧大多是古装的,群众喜欢古装的,那与众不同的妆扮,本身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。一提老戏,有人会想到封建糟粕,其实那里面有很多是传统文化精华,如从吕剧转过来的《姊妹易嫁》《老少换》《钱秀才》等秧歌剧,都是追求正义、劝人向善的。

秧歌剧演起来,既简约明快又红火热闹。演员踏着鼓点绕场转,再面对面地站成两排,要出场的演员,出列到两队中间进行演唱。一般是一段唱完后,锣鼓再起,两队演员舞蹈着,交叉进行轮换场地位置。乳山秧歌剧的唱腔以跑四川调为主,还有花鼓调、大夫调、货郎调、波子调及一些民间小调等。简而言之,无论演什么题材、唱什么词句,动作是有固定套路的,唱腔是有固定曲牌的,这是秧歌剧曾经大范围普及的主要原因。

秧歌剧原为传统大秧歌的组合单元之一,在欣赏秧歌剧演唱的同时,让舞蹈动作为主的方队演员休息一下。进入21世纪后,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,很少有人会花很长时间在街上看演出,所以,现代大秧歌队伍已鲜见秧歌剧的踪影。秧歌堪称古老的街舞,这古老的街舞,随着时间的推移,秧(舞蹈)的功能不断地得到强化,歌(唱词)的部分却逐渐地退化消失。

第二节 戏剧

清道光年间,即有外地戏班来境内演出。民国初年,境内出现了子弟戏班(草台戏班),利用冬闲时间排练演出。流行剧目有《钓金龟》《六月雪》《法门寺》《甘露寺》等。建立牟海县以后,对剧目进行清理整顿,禁演封建迷信的戏,准演《逼上梁山》《打渔杀家》《苏三起解》《群英会》《空城计》等剧目。

◎京剧

1955年5月,乳山县成立黎明京剧团,农村业余剧团也迅速增多,演出剧目有《玉堂春》《双蝴蝶》《锁麟囊》《青双剑》《红拂传》《红娘》等。1958年6月,京剧团派员前往烟台学习吕剧,学员回来后成立了吕剧演出队,同年10月乳山撤县,黎明京剧团划归海阳县,境内农村业余演出未受影响。1961年复县,剧团回归乳山县,因当时改唱吕剧,称乳山县吕剧团。1964年烟台专区京剧团下放给乳山,与乳山吕剧团合并后,更名为乳山县京剧团,增演古装戏《秦香莲》《花木兰》《白蛇传》等,常演《白毛女》《红云岗》《三世仇》《沙家浜》《智取威虎山》《红灯记》等现代戏。"文化大革命"期间,只演革命样板戏。

1970年代末,恢复古装戏演出以后,专业剧团难以满足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,农村的业余剧团又开始活跃,上演《玉堂春》《打龙袍》《空城计》《借东风》《群英会》《武家坡》《杨门女将》等剧。1970年代前后,农村群众对戏的需求特别热切,专业剧团满足不了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,当时几乎村村都办起了业余剧团,多数村置有戏箱(盛放古装或现代装戏服的箱),农忙放于祠堂里,农闲就派上了用场。较有名的村戏班子有海阳所镇姜格村、冯家镇卧龙村等。1983年农村分田“大包干”,各忙各地,村里组织活动一度很难,农村业余剧团纷纷停办。

◎吕剧

1957年吕剧开始传入境内,短时间内就风靡全县城乡。这期间,不少村庄先后成立了业余吕剧团,有条件的村庄还在冬闲时去外地请师傅来教戏。此后,由于行政区域划分等诸多原因,吕剧在境内了发展经历了几度起落。1961年复县时,原来的黎明京剧团已经改为吕剧团,回归后即称乳山县吕剧团。1964年县吕剧团与烟台下放给乳山的京剧团合并,成立了乳山京剧团,吕剧团编制同时撤销。1975年4月,京剧团再改为吕剧团,吕剧在境内逐步深入人心。1993年撤县设市,市委、市政府决定在吕剧团内增设艺术团。

50年来,乳山吕剧演出的大戏有《王定保借当》《小姑贤》《白玉楼》《逼婚记》《宝莲灯》《双玉婵》《拾玉镯》《夺印》《江姐》《沂河两岸》《丰收之后》《苦菜花》《小保管上任》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《两垅地》《张王李赵》《春风杨柳》《于无声处》《苗岭风雪》《逼上梁山》《杨门女将》《白蛇传》《姻脂》《莫愁女》《蔡文姬》《花为媒》等。“文化大革命”中期演出革命样板戏,后期演《烽火桥头》《两垅地》等现代剧。1980年以后,演出的多是古装戏,有《哑女告状》《郑小姣》《状元与乞丐》《林娘》《花轿错》《马前泼水》《拾子恩仇》《古剑春秋》《巧姻缘》《母老虎上轿》《狱卒平原》《孟姜女》《三子争父》等。

作为地方剧种,自编剧目是乳山吕剧的一大亮点。先后创编的主要剧目有《林娘》《雷锋的童年》《家家都有难念的经》《难咽的苦果》《慧梅出嫁》《淬火》《段志军》《乳娘》等。其中,《林娘》参加1984年山东省第二届艺术节,获编剧、导演、作曲、演员等多种奖项,被山东电视台拍成电视戏剧片播放,国内30多家剧团进行移植演出。《淬火》,1991年获威海市专业剧团创作剧目一等奖;《段志军》,参加1995年山东省第五届艺术节,获五个一精品工程等奖项。2012年创作的大型现代吕剧《乳娘》,参加山东省"十艺节"优秀舞台剧目展演,2014年获泰山文艺奖。

自编剧目所取得的丰硕成果,与宣传、文化、财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是不可分的。对内凝心聚力,振奋人民群众的精神;对外展示乳山综合实力,提高知名度、美誉度。乳山剧团有个优良传统,新戏排练出来了,先在城区剧院公演几天,然后深入农村巡回演出。曾到济南、青岛、淄博、烟台等大中城市售票演出,曾赴莱阳、海阳、蓬莱等众多县域访问演出。

◎话剧和歌剧
1938年,境内的共产党员人为宣传抗日,组织教师在白沙滩集上演出小型话剧,这是境内话剧演出之始。1941年,牟海行署成立话剧团,排演出剧目有《五谷丰登》《归队》等。1950年代后,农村业余宣传队排演《丰收之后》《香草》《刘介梅》等剧本。1970年代后,县文化馆组织创作《到农村去》《争夺》《水的问题》等小型话剧。1980年代以后,古装戏开禁后,话剧逐渐停止排演。


分享到:
25.7K
打印 关闭  

Copyright © 2010-2018 www.jcmtp.com.乳山网(bet365-777)版权所有
乳山网(bet365-777)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,均为乳山网(bet365-777)版权所有,未经协议授权,禁止下载使用。
主办:中共乳山市委宣传部 地址:乳山市胜利街78号 邮箱:sdrsxcw@163.com
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11010253号-4 Power by DedeC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