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山网带您全景了解乳山!
乳山民俗 (四十八)
正文
  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人文乳山 > 民俗 >
  2018-01-08   来源:乳山时讯   作者:辛明路 辛戈

对解学士的不幸,全解家庄乃至整个胶东的人,无不为之痛哭。特别是尚书,痛心疾首,老泪纵横。尚书决定修建神童庙,一是追思解学士这位旷世奇才,二是超度他早转生,转生后平安成长,入仕报国,青史留名。庙址选在宁海州南乡沈童村西,是因那里有尚书家的土地和山岚。

历史遗谜仙人脚  公元前203年汉高祖在乳山境内置育犁县。那时全国的人都向往东方,富人纷纷涌向胶东,来看这日出之地,育犁是东来西往的大驿站。有一任县太爷,人们劝他到上面活动活动争取加官进爵,他说,我哪儿也不去,大乳山下的孩子永远饿不着,在这里当县令胜过京城一品官。后来,民间称他为一品县令。有一年,县令决定在县城南面修建一座规模很大的庙宇,选址在小管村东。定址那天晚上,一品县令做了个梦,梦见一位神仙指责他,说他建庙为敬神敬佛,却因庙挡了神的路,神路通宝库,事关人间富庶。一品县令醒后百思不得其解,让师爷给他圆梦。师爷说:“建庙的事交给我吧,我知道怎么做了。”师爷和县令来到小管村南山上,看到山岩上有神仙脚印,数了数,共七个半。那半个是脚后跟,脚的前半部分是悬崖,脚悬空部分是踏不出脚印来的。从神仙脚印行走的方向上看,他们如果建起那庙,的确挡了神的路。回去后,师爷对庙的设计重新做了调整,化一庙为三寺,三个寺呈“品”字形站势,每寺间隔距离都是二里半。品字中间的部分,就是给神让出的道儿。三寺如期建起来了,分别取名红门寺、八盘寺、三观寺。师爷还在三寺的北面,修筑了一道东西走向的观景墙廊。这样,就在大地上大气地写下了“一品”二字,算是对一品县令最好的褒奖。

到了隋朝时,牟州刺史辛公义听到这个传说,对其中的“佛路通宝库,事关人间富庶”的话感兴趣。他沿着神仙脚印方向往山下走,走了一里多路的时候,遇到一条小河,在河中的青石板上,又发现了两个半神仙脚印。巧的是,这半个,正好与山上那半个,能合成一个完整的脚形。脚印的前方是金碃岭和金牛山,辛公义追随着神仙的脚步找到了金矿。

神仙脚印型号一致、步态协调,是人工凿成的,也正因为是人工凿成的,才蕴含着太多的秘密。脚印前方不远处,1978年小管村在搞农田基本建设时,社员们从地下挖出陶片、鼎足、砺石、石斧、鹿骨等,含龙山晚期文化和岳石文化两个文化层。神仙脚印从岠嵎山走来,朝着昆嵛山的方向而去,一路上有黄金、有文化遗存,还有什么呢?

第四节 传说

本节以选录山水传说为主。中华民族富有浪漫禀赋,中国人喜欢用神话传说来表达情感。山水神话,各地都有,仁者乐山,智者乐水,山水影响情绪,久而久之,山水就被拟人化了,有了人物,也就有了故事。当山水文学影响人们意识形态时,地理意义上的景观就升华为人类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山水传说是地域特色最鲜明的民间文学。本节选录:大乳山的传说、银滩的传说、马石山的传说、岠嵎山的传说。

大乳山的传说  中华民族有盘古开天的神话,乳山又有圣母化山的传说。传说很久以前,这一带物产丰饶,先民靠出海打鱼,日子过得安宁幸福。后来,一群海妖到此兴风作浪,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。它们频繁出没,刮起狂风,掀翻船只,海边的村庄,因而撇下了大量孤儿。村中的老年人,根本抚养不过来。想娘哭,饥饿哭,孩子哀切的哭声,令人悲悯不已、心急如焚。在天庭的三圣母听到孤儿的啼哭,她坐卧不宁,回想当年被压华山下,日夜思念儿子,那种痛楚真是肝肠寸断;儿子沉香天天想念娘亲,那种痛苦,真是锥心凿骨。三圣母天性善良,岂能忍心这么多孩子遭受如此苦难!她决心冲破天规神矩的约束,再次下凡,消灭海妖,还百姓一个清平世界。因不放心她只身临敌,三圣母的义妹灵芝也同行而至。

有一天,海妖又上岸来为非作歹。它们杀人放火,抢掠牲畜。三圣母和义妹驾起祥云,站在云头喝令住手。海妖不听劝阻,继续作恶。情况危急,不容拖延。三圣母手向空中一挥,天上飞下无数石块,块块都像长着眼睛一样,不偏不倚地向海妖们砸去。顷刻之间,登上岸的小妖全部被砸中。砸中后就立马显出了原型。它们是一些奇形怪状的鬼脸蟹和一些丑陋无比的魔头虾。大海妖是小海妖们的首领,它确有些能耐,用长戟挑开石头,冲来与三圣母和义妹交战。剑戟铿锵,寒光交错,叮叮当当,大战了一个多时辰,大海妖渐渐招架不住,夺路逃入海中。鬼脸蟹和魔头虾们,爬着,跳着,也纷纷向海中逃去。百姓们看到三圣母和义妹战海妖,大家喜极而泣。

原本美丽的渔村,被海妖浩劫得一片狼藉。到处是伤亡的人畜,破碎的渔船,坍塌的房屋,损毁的桥梁,拔起的树木……满目疮痍,不忍直视。三圣母和义妹心如刀绞,伤心流泪。三圣母运用法力,让遭受劫难的村庄时光倒流。此刻眼前的景象,像影视片倒放一样,伤亡的人畜康复了,毁坏的东西复原了,一切都恢复到了洗劫前的样子。百姓向三圣母和义妹围聚过来,齐谢三圣母的再造之恩。

海妖败回海中巢穴,稍作休整后,又全体出动窜上岸来。无数海妖黑黑压压的一片,朝着渔村猛扑过来。情况万分危急,眼见百姓又要遭祸,三圣母立即再施法力,她双手掌心朝向妖群发力,空中万箭齐下,纷纷向海妖们射去。顷刻之间,小妖就全部被消灭了。大海妖见此情景,气得呜哇乱叫,手持大戟向三圣母刺来。三圣母不慌不忙,用手轻轻一甩,一条缚妖绳迅速把大海妖捆绑了起来。在此同时,义妹用手在空中一画,随之吹了口仙气,一只雄鹰和一只天犬从天而降,直扑大海妖而去。雄鹰双爪紧紧地抓着大海妖,天犬在一旁牢牢地盯着大海妖。大海妖自知难以逃脱,痛哭流涕地向三圣母求饶,承诺痛改前非。三圣母慈悲为怀,希望大海妖能弃恶从善,修炼成善类,决定再给它一次悔过自新的机会。三圣母废了大海妖的功夫,使它只能呆在水里,永远也上不了岸。然而,大海妖欺骗了三圣母,离不开水了,它就搅动海水涌向岸上,想随海浪来到陆地上。他抬升海水的力量有限,心里十分焦躁,就站在浪头上狂喊乱叫,要三圣母还它的本事。义妹最恨背信弃义之徒,她忍无可忍,顺势扬起手中的宝剑,奋力向前扔去,只听“咔嚓”一声,直中大海妖的咽喉。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大海妖在中剑挣扎的时候,掀起了滔天巨浪。

三圣母和义妹想用造物术造山挡住浪潮,但造山不成功,反而给自己造成了内伤。因造物术损耗体能太大,不能在短时间内连续使用。危急之中,容不得多想,她们当机立断,决定用身体挡住海浪。三圣母在东,义妹在西,俩人迅速地仰卧于海边。她们的身体,对应着浪峰的长度迅速伸展开来,挡住了海水,保护了岸上的百姓。三圣母卧身挡水时,回想起孩子们嗷嗷待哺的凄凉情形,她心有余痛。为了此后孩子们不挨饿、百姓有生计,她在想办法。她想,一旦遭遇饥荒,可以乳汁的衍生品为食。想着想着,三圣母的乳汁溢出,如练如溪,滴沥到海岸边。滴滴乳汁随着海水四散开来,乳汁附着到礁石上变成了海贝。这海贝的肉色白如乳汁,生熟皆可食,营养丰富,鲜美异常。因是三圣母的乳汁滴沥而成,百姓称为母沥,后写作牡蛎。三圣母衣不合襟,索性敞怀,布施母恩,自己却误了内伤的恢复期,化作了大乳山、小乳山地貌;义妹看到三圣母在滴沥乳汁衍生牡蛎,怕姐姐内伤之下再伤元气,就发功进行帮助。义妹自己也误了内伤恢复期,化作了睡美人山脉,陪伴在姐姐身旁。

三圣母是女娲转世的,她的法宝是宝莲灯,又叫女娲灯,神灯威力无比,因怕误伤海中鱼虾等无辜生命,她不忍心使用。即使那些小海妖,三圣母也让它们就地转生为礁石下的寄居蟹。小乳山在大乳山的东面,当时,这只乳房泌乳过多、体积缩小,没能及时恢复充盈,化作母亲山以后,小乳山郁久化火,成了一座内有郁火的山。当地人说,大乳山是水山,小乳山是火山,两山共存,调节墒情,这一带的年景,总是风调雨顺。

三圣母佑民护生,以大爱诠释了母爱的圣洁无私;义妹灵芝有爱心、有情义、有担当,也被人们永远铭记。乳山是妈妈注视下的美丽城市,是母爱庇护下的幸福家园。母爱虽然广泛存在于动物界,但人类的母爱是文化。她们的母爱之情,惊天动地,感泣鬼神;母爱之恩,与江河同流,与日月同辉。

银滩的传说  人神同道,母爱无疆,三圣母和义妹普救众生的大爱感动了东海龙王。龙王决定在三圣母绢帕飘落的地方,修建一处美丽银滩。装点圣母的美丽,也使天下儿女朝见圣母时有个洗浴和歇息的地方。龙王说:“南海群岛有座玉石山,经海水冲刷,形成很多细沙,可以运来用之。”龙宫组织龟鳖10万,日夜兼程地运沙造滩。仙界不多日,凡间已百年,玉石山的沙全搬来了,但还未竣工,监工的将领请示龙王再去何地采沙,龙王说:“天意如此,你们撤回吧。”未完工的那段小海口,就是现在的白沙口潮汐发电站遗址处。

整个银滩处处是浴场,但最著名的有两处,一是珍珠湾浴场,位于银滩西端,长约四公里,呈半月形。民间有一段关于珍珠湾的美丽传说。话说有一天,天上的七仙女经王母娘娘批准,前来大乳山拜见三圣母和义妹灵芝。拜会之后,她们被东面那片在阳光下熠熠发光的沙滩吸引住了。面对那美丽的沙滩,湛蓝的海水,姐妹们齐卸衣装,游泳,打水仗,尽情地嬉闹玩耍。不经意间,召她们回去的天鼓响了,她们这才想起来了,迟归是违反天条的。于是,大家急忙穿衣。慌乱中,七妹衣服上的一串珍珠断了线,珠子纷纷落入水中,其中两颗大珍珠,蹦向远处,体积不断膨胀,一颗化为宫家岛,一颗化为幺岛,其余的小珍珠化为了珍珠湾。另一处最佳浴场是白浪湾,位于银滩东端。巧合的是,白浪湾也是长约四公里,呈半月形,与珍珠湾形成东西对称的布局。白浪湾滩平水浅,涨潮时,细浪如条条白蛟,追逐着,滚滚向岸,很是壮观。

马石山的传说  马石山位于乳山市西北部,其山脉峰奇水曲,群峰巍峨,奇石嶙峋,林木葱郁,美韵摄魂。马石山是因像匹马而得名的。从北面远看马石山,整体上活像一匹头朝西、尾在东的骏马。看局部,马的头、耳、鬃、背、臀也很逼真。

传说远古时候,马石山一带是水草丰美的平原,玉皇大帝来看望三圣母、筹建岠嵎山时,他骑的那匹神马,被这里的美景美食吸引,回到天庭后,神马时常偷偷前来食嫩草、饮甘泉。天上人间都一样,没有不透风的墙,后来玉帝知道了,派天将杨二郎前来惩罚它。正在豪吃狂饮的神马,一看杨二郎来了,四蹄一刨,一座大山拔地而起。它是想先用大山阻挡一下,然后再奋力逃跑。杨二郎的反应也够快,他把身子一挺,立时变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。说时迟,那时快,他脚踏这座新石山,伸手抓住马鬃,飞身上马,奔天而去。此后,人们就把这座山叫做上马石山,后来简称马石山。

岠嵎山的传说  岠嵎山主峰叫玉皇山(亦称玉皇峰),玉皇山有“九缸银子十八口金锅”的传说。从前南方航海人船至乳山沿海时,能看到玉皇山上有九口大缸,缸缸装满银子,银子高于缸沿,闪烁着月亮般的光;每口缸前都有两口金锅,金锅里盛满了金子,闪耀着太阳般的光。南方人把船停泊在乳山口,爬上玉皇山寻宝,但屡次三番却找不到宝贝。当他们返回海上时,银缸、金锅又在玉皇山上出现了。传说只有大福之人,才能获得如此多的金银财宝,就这样,引得全国各地的寻宝人纷至沓来。

这神奇的地方还有个铁锚传说,说玉皇山东侧近极顶的岩缝里挂着一个大铁锚。对铁锚的来历民间是这样解释的,说胶东是退滩之地,从前这一带是大海,玉皇山尚在水下时,把航海船的大铁锚给钩住了,船人无奈砍断缆绳弃锚而去。光绪《海阳县续志》载:“玉峰铁锚:山夙灵应,旱时祷雨,辄降,邑东诸峰,以此山为最高峻。其极顶尤陡峭,人迹罕至,有铁锚一横置其上,遥望之约重万余斤,锈涩斑剥。不知为何代物,亦不知因何置于峰顶,尤不解当日何能运于千仞之上,尝闻之土人云:‘海中山岛石多有蜊壳历久不脱,而此山石上亦多有之。’审如是,则洪荒时此山曾没于水中耶?此锚为海舶所遗耶?其理莫喻。”修志的秀才们对这铁锚也迷惑不解。这铁锚现已找不到了。

玉皇山海拔589米,站在山顶,北望烟台、南观黄海、西看海阳、东览夏村。极顶原有玉皇庙,已损毁。现存人工垒起的座座石堆,类似藏蒙同胞的敖包,可能是当年寻宝人留下的,当地人没有垒敖包的习俗。旧时玉皇山是著名的祈雨地,有“玉皇峰戴帽,大雨将来到”的农谚。岠嵎山系各山峰均有传说,本书仅录其主峰的故事。

民间口头文学中的传说部分,异地同说的情况较多,各地都说自己那里是传说的发生地,此种情况不逐一列举相关地名。乳山口头文学还有很多,详见《乳山民间文学》。

后记

《乳山民俗》的写作材料主要来源于对前辈谈话的记录、到民间采访收集、从自身经历中获知、从旧典籍查阅。旧时涉及乳山民俗的文字资料很少,邑内历史上曾北归牟平、西属海阳、东从文登,建县前的一些情况只能从邻县的方志里寻找,但旧志对风俗的记述过于简单,也正是因为简单,现存的只言片语就尤其珍贵了。地方志是综合志书,不能对民俗进行详述,所以一个地方要有自己的民俗专著。

2010年,我与邑内作家郑华合著的《乳山民俗漫谈》由政协乳山市委员会文史委组织出版,那次的出版意图是综合介绍乳山的地域文化,使读者在短时间内对乳山人文能有个大致了解,所以要求对书稿中的民俗事项进行压缩,加大山水物语、逸闻故事等章节的比重。那样做的好处是叙事范围更宽,遗憾的是对各俗项的具体内容叙述过于简单。

十里不同风,百里不同俗。地方民俗书籍的作用,是以区域为节点,折射出中华大家庭丰富多彩、异曲同工的民俗事象。记录民俗要严格遵循民俗本民族化、本区域化的原则。从前信息封闭,写民俗时要告诉境内的人外地是什么样的风俗;而当今网上搜索信息很方便,所以,现在写民俗应该反过来考虑,要告诉境内的人什么才是本土的民俗,别把外地的混同为本地的。把外地的当成本地的,那是伪民俗,伪民俗是假历史,遗害无穷。如果让伪俗流行,会导致华夏一俗、全国一说的局面,那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将不复存在。一本千枝,一枝多花,同源分流,同流异波,这是我体悟到的中华大家庭既血浓于水、又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实质,悠久、厚重、浩大、繁华才是我们真实的大中国。比如,端午节赛龙舟,无论外地怎么的热闹,乳山境内从前没有这个民俗事象,因五月初,邑内尚是水寒风冷时节,不适宜做水上游戏。当下胶东旅游企业为吸引游客,也搞赛龙舟比赛,那非民俗领域的事了。再如乳山大喜饼,外地的喜饼都没有乳山的大,这才是当地的特色。

本书写作时我遵循非物质性为主的原则,重点记录意识形态里的东西;遵循提高可读性的原则,尽量避免考究文体的枯燥,拓展民俗书籍的普及性。地域文化整理与写作有自己的规矩,遵循历史、遵循自然,这是不可改变的铁律;广泛调查、反复寻据,字字有考、句句有证,防止因失察而偏颇。我严格按这种理念进行写作,尊重人民的原创性。一个人的力量绵薄,很容易受局限性左右,若想做好这项复杂的文化工程,非得靠长时间的积累和让时间来检验不可。本书从动笔到成书,时间跨度三十多年,并先在《乳山时讯》周末版、《母爱文化》杂志上连载发表,并放在网上供浏览,旨在征求意见。写作时,有些章节我宁肯写得简单点,也要避免出现差错,因为,简单之处今后可以再版补充,如果写错了则会误导世人。本书章节设置,按照形式服从内容的原则进行,根据邑内的民俗内容而设定框架。民俗是有地域特点的,民俗书籍亦然。即使千般谨慎,也恐有疏漏,在内容记述和章节设置等方面,如存在不妥与差错的地方,敬请指正。

2016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分别向市委、市政府报送、抄报《关于出版<乳山民俗>的请示》,市领导很重视,批示列入2017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,责成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、市党史市志办公室联合组织出版,感谢市委、市政府领导及上述文史三部门的领导,使《乳山民俗》终于面世;感谢著名作家冯德英先生为本书作序;单丝不成线,独木不成林,还要衷心感谢亲属及朋友的长期支持,否则我一人难以完成如此繁复而艰巨的工程;对所有帮助过我的人,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!

今年是我重要的喜庆年份,莺时三月,可爱的孙女家玉出生;金秋十月,心血凝聚的民俗书稿出版。我们的民族就是这样的,生生不息,传承永续。

祝家乡世风永远淳朴,物产永远富饶!       


分享到:
25.7K
打印 关闭  

Copyright © 2010-2018 www.jcmtp.com.乳山网(bet365-777)版权所有
乳山网(bet365-777)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,均为乳山网(bet365-777)版权所有,未经协议授权,禁止下载使用。
主办:中共乳山市委宣传部 地址:乳山市胜利街78号 邮箱:sdrsxcw@163.com
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11010253号-4 Power by DedeCms